同性性行为的起源与演化的新猜想
自然界中,人类已经在1500多种动物中发现了同性性行为,并且广泛存在于主要的演化支,从灵长目到棘头动物门不一而足。而对于同性性行为的起源与演化也是众多学者一直研究的话题。
《自然 Nature 》杂志旗下子刊《生态与进化 Ecology & Evolution》最近发表了一篇由来自耶鲁、伯克利等多校多位研究学者合著的关于同性性行为的起源与演化的文章An alternative hypothesis for the evolution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in animals
文章跳出传统解释论框架,认为动物演化起始的性行为即包括同性与异性等多种性行为,而后在进化以及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不同性行为占据了不同的比例,挑战了将同性性行为视为是异性性行为的异化的传统观点。
文章发表于2019年12月刊
从演化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异性性行为能够繁衍后代。因而,经常有人会问:如果非异性性行为不能导致繁殖,进而造成个体与种群生存的“不适”,那么为什么这些性行为会随动物的进化而演化,并且在发现有同性性行为的动物族群中没有出现灭绝的现象?
传统层面上对于同性性行为通常存在适应性与非适应性的两种解释。
适应性解释认为在进化过程中,用以直接或间接编码同性性行为的等位基因或表观遗传标记取得了有益的适应成果,因而在进化中得以保留;非适应性解释认为同性性行为是由于出现了“根本上的偏差”,而这源自于基因的多效性或者其他生物学方面的限制。
但是这两种解释都必须基于一种假设,即动物物种在演化初期时就只进行异性性行为,而其他性行为,包括同性性行为都是在后期演化过程中(包括适应性演化与非适应性演化)的异化。但是这种假设一定正确吗?
作者们的观点是,同性性行为起源与演化可以追溯到动物物种的进化初期,即起始条件下动物的性行为就包括各种性行为,而在进化过程中出现适应性与非适应性变化,异性性行为成为主流,但是其他性行为仍然在不同的谱系中保留下来。
如图所示,左边是传统解释理论,其他性行为从异性性行为的演化中异化,这些性行为的出现是以异性性行为为基础。而根据该理论,基础并非异性性行为,而是多种性行为都存在,而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在各动物族群中出现相似或相异的结构。
例如与祖先各器官都近乎相似的棘皮动物等的性行为中都包括了同性与异性性行为。另外,作者还研究了包括海胆、小笠原狐蝠、舟螺、洪堡鱿鱼、束带蛇、雪雁等18种不同动物间的同性性行为并得出,异性性行为并不是动物演化过程中得以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同性性行为如果存在于交配频率较高且同性性行为与异性性行为并不互斥的种群中,则同性性行为的代价将会被降至最低。
作者们进行研究的动物种类
新猜想的提出不仅挑战了传统生物学中动物性行为的演化理论,更挑战了科学与学术研究、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异性恋世界观”与“父权制霸权主义”。在这种世界观中,异性性行为被认为是“自然秩序”;在这样的语境下,任何与完全异性性行为相悖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异端”,需要去被证明为真、被理解、被合理化。也正因如此,我们的思维与视野常常会被局限,无法跳出既有的成见,去拥抱不同,而这不同本来就是合理的。因此,以“自然”为由对人类中同性的性行为进行谴责,不仅捏造是非,罔顾证据,对“自然”的理解存在误差(详见:同志行为“违背自然”的谬误在哪里?),其逻辑的出发点更是脆弱的。
参考文献:
1.Bruce Bagemihl: Biological Exuberance: Animal Homosexuality and Natural Diversity
2.Monk, J.D., Giglio, E., Kamath, A. et al. An alternative hypothesis for the evolution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ur in animals. Nat Ecol Evol 3, 1622–1631 (2019) doi:10.1038/s41559-019-1019-7
作者:yarvey